美国对我国半导体行业的打压,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加深了国产半导体厂商对人才培养的印象。为了解决我们在半导体领域被国外半导体卡脖子的问题,中芯国际着手半导体行业人才培养,设立芯片学院。
我是柏柏说科技,资深半导体科技爱好者。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针对国内半导体人才流失现状,中芯国际出手相助。中国集成电路人才需求量增至30万人。
老规矩,开门见山。2021年6月24日相关媒体报道:中芯国际携手深圳技术大学、新能源学院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不是唯一一家与大学合作并成立芯片学院的企业。
在此之前,中科大与中微半导体合作组建“中微半导体集成电路英才班”,有关其他高校的消息,清华大学设立集成电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创立的“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获得了国家3.5亿元的经费支持。南京在2020年牵头,在国内创建了第一所集成电路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交给电子科技大学的3.5亿元,只是为了单纯地培养人才。也就是说,后续的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囊括其中,这体现出我国对半导体行业的扶持力度之大和振兴国产半导体行业的决心。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人才需求量增至20万。2025年,我国集成电路人才需求量增至30万,这一数值将会逐步提升。国产半导体行业在对人才需求量高度增长的同时,也反映出国内半导体人才缺失的问题。
但实际上,我国并不缺少集成电路人才,只不过大多数人才都跑去了国外。其中人才外流最严重的便是清华。2019年5月,12.8万名清华学生当中,有67%的人都跑去了美国。在这些清华学生当中,有56280人担任美国职员,14784人在海外定居。
据了解,清华每年会有16%的实习生被美国招收,而这些前往美国的实习生大多数都被美国留下。截止到2020年,美国本土科学家仅占到10%左右。全球排名前十的顶尖半导体工程师,有六名都是华人,但他们都是为国外效力。
针对此类问题,国家在2020年降低对清华大学的资金扶持力度,扶持资金减少了8.12亿元,资金削减占比15%。花着国家的钱,却跑去帮国外办事,这样的事情理应杜绝发生。
但有一说一,清华、北大人才外流严重,反映出困扰我国半导体发展的一大问题,即如何留住国内人才,将人才效益最大化。实事求是地说:与美国相比,我国高校在人才专项培养、实践指导、价值观树立上都存在着很多不足。重成绩不重人品、上大学只是为了赚钱等逐利观念依旧根深蒂固。
另外,社会所提供的基础设施与企业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导致我们难以留住新的人才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人才的培养和实践上,很多集成电路专业的本科生在毕业后,存在着“高端领域经验不足,中低端领域没有出路”的尴尬处境。也因为该类现象,很多大学生会选择转行,亦或是选择别的工作。
此外,薪资待遇也是一大问题。《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4月~2020年1月,中国半导体全行业的平均薪资只有12326元。
回到中芯国际这里,中芯国际成立芯片学院,提高了我国半导体行业在人才培育方面的动力,有利于国产半导体行业的长远持久发展。此外,中芯国际具备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践、就业提升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结:人才是振兴国产半导体行业的关键,也是一个国家保持科技创新动力的保障。我们想要在半导体领域中掌握自主权,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祝愿国产半导体行业愈发强大,在半导体领域中所向披靡。
对于中芯国际携手深圳技术大学、新能源学院成立集成电路学院这件事情,大伙有什么想说的呢?关于怎样留住人才这个问题,大伙还有什么好的意见或是建议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我是柏柏说科技,资深半导体科技爱好者。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资讯,学习更多知识。
免责声明:本文章来自网易新闻,不代表宜源的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